A4

谱写新时代驻村干部的动人篇章 ——读欧阳黔森长篇小说《莫道君行早》有感 2023年06月30日

□ 何 婷

欧阳黔森长篇小说《莫道君行早》秉承讲好新时代贵州故事的宗旨,书写时代的伟大变革,展现驻村干部的“扎根”精神。

欧阳黔森文艺创作主要包括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剧创作等类型,作品种类丰富,影响很大。2004年,其作品《断河》入围“鲁迅文学奖”;2009年,其小说《敲狗》位列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榜首;2018年,其在《人民文学》连续发表了三篇报告文学;2022年,其长篇小说《莫道君行早》从全国30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首次出版的四部作品之一。

欧阳黔森长篇小说《莫道君行早》以脱贫攻坚为题材,聚焦黔地,展现贵州人民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动实践。该小说塑造了一批“新山乡巨变”的人物形象,其中驻村书记形象尤为典型。他们高校毕业,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是各机关单位的佼佼者,更是党和国家寄予厚望的扶贫“排头兵”。在紫云镇扶贫工作进入瓶颈期时,当地安排了21位驻村书记进入各村领导、帮助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他们扎根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形成扶贫攻坚的新生力量,并始终作为维系党和群众的纽带,上传下达、身先士卒,为脱贫攻坚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品对驻村书记群体进行集中概述,重点塑造了千年村的肖百合、花开村的陈国栋、红岩村的张学勤等三位新人形象,他们集中体现了这一群体的三种情况:肖百合式积极进取型,陈国栋式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型,张学勤式的被动进取型。小说文本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针对不同类型人物进行塑造,突显群像的丰富性、多面性和真实性。其中,肖百合是小说重点塑造的驻村书记形象,她在千年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了“钉钉子”精神,信念坚定、态度积极,对待琐事庶务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从不畏苦怕难,真正做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以其优秀的人格魅力打动人民。

《莫道君行早》发扬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记事模式,以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叙事顺序,形成连环勾锁、层层推进的叙事结构,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情节加以丰富。小说中驻村书记肖百合人物形象的塑造便是在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中突显出来的。肖百合在入驻千年村前就积极打听和调查该村的人事情况,充分做好驻村准备工作。肖百合到千年村后,她第一时间赶到村委会办公室了解情况,更是在夜深人静时还加班整理村里的发展材料,为她的“驻村之旅”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展现了驻村干部的“扎根”精神。

肖百合来到千年村后的工作方式灵活、机智,每次都做好充分的调查准备,工作有韧性、有弹性。例如,肖百合在化解千年村“三改”工作困局的时候,以说服黄光辉拆除鸡圈为突破点,先后在谈话过程中展示其他村改造后的照片,宣传“四在农家”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制作估算成本账的表格等,肖百合在此过程中分条缕析、稳扎稳打,把握谈话节奏,认真对待谈话对象,将老党支部书记黄宣德和村干部黄光辉父子俩逐个说动,成功推进“三改”工作的开展。

肖百合一心为民,当村民的切身利益与村子的发展发生冲突时,她不“打官腔”,而是换位思考,机智化解双方矛盾,成功实现双赢。比如,肖百合在说服丁香拆除小卖部的过程中,她先是寻根溯源,掌握丁香排斥拆建的症结,继而对症下药,进一步引导丁香经营“农家乐”,既切实解决了丁香生计问题,又清除了“三改”工作的阻碍。又如,在租赁村民孔先刚房屋开办丹砂工艺品店的时候,肖百合抓住孔老太眼睛失明急需医治的契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替他们想出搬进交通便利的移民安置房,凭借祖屋租赁所得治病就医的两全方法。肖百合在群众工作上讲究方法,设身处地替群众考虑,实现了村民利益与村子发展的良性循环。

肖百合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的地方,不仅是她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了小说思想主题,而且是她作为理想的化身实现了新时代精神的传递。肖百合从最开始进村时的心理落差,初到基层的青涩和直接,到一步一步融入农村、与民共建,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为扶贫大业付出努力;再到与民共进,和村干部密切配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进步;最终实现与民共享,和人民大众一起迎来脱贫攻坚的胜利。

驻村干部是“排头兵”,更是党群互进的“纽带”。《莫道君行早》中驻村书记群体值得关注。驻村书记是“向下”的,他们下到基层,下到老百姓当中,他们无私地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祖国的大地上,奉献给了基层人民。肖百合正是驻村书记中的一个典型,欧阳黔森塑造这一理想人物形象,用她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态度影响读者,用她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工作方式吸引读者,用驻村干部的“扎根”精神打动读者。

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