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仁东
“家人式、全程式、陪伴式的服务为我们节约了不少时间和成本。”
“短时间内投产,‘毕节速度’令我惊讶。”
“工作人员态度热情、办事效率极高,我非常满意。”
“毕节,我来对了。”
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描绘出毕节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活力不断激发,发展潜能加快释放的蓬勃画卷。
今年以来,毕节聚焦“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核心目标,启动营商环境改善计划,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全力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努力建设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奋力打造优质一流的营商环境。
“毕节速度”显实效
在毕节,从公司成立到入驻投产,需要多久?
答案是:2个多月。
贵州两山天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3月,是一家以天麻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企业。
“在毕节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从装修到入驻投产,这就是‘毕节速度’。”贵州两山天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光远表示,项目的顺利落地、快速投产,离不开毕节高新区优良的营商环境。
企业的点赞,是毕节高新区营造“亲商、扶商、安商”服务环境的生动注解,也是毕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毕节坚持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深化以“办一件事‘毕须’一次告知、进一张网‘毕须’一网通办、进一扇门‘毕须’一次办成”为目标的“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切实激发市场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700万余件。
——大方县建立六员服务小分队,组建专家团队、服务专员、律师团队“三支队伍”,主动为企业开展服务;
——黔西市创新构建“1+1+3”工作服务体系,采取“五个一”(一会一办一员一表一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企业满意、指标再提升;
——金沙县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二十条措施》,建立企业诉求“有求必应”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反映问题。
以上这些,既是毕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招”“妙招”,也是促进毕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招”“高招”。近年来,毕节市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提高市场开放度,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招商引资结硕果
9月26日,黔西市氟材料一体化一期项目启动仪式在黔西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举行。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5.2亿元。
“黔西市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越,发展潜力大。”该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增强资源高效利用,拉开煤化工与氟化工融合发展的序幕,促进黔西经济快速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毕节市以紧盯企业问题诉求化解为导向,在全省率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多渠道收集服务企业突出问题线索,严格落实《毕节市优化营商环境投诉处理工作制度》,全覆盖开展走访排查;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记者、律师、商协会代表中选聘义务监督员对全市营商环境开展社会监督,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
“招得来”是基础,“发展好”才是关键。毕节按照“市领导统筹+市招商营商办调度+部门及县(自治县、市、区)落实”工作模式,聚焦“三减一降一便利一提升”核心要素,持续巩固“指标会商、解剖培训、投诉处理、义务监督、暗查暗访、营商护航”六大机制,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金沙县柳塘煤炭储配基地项目、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威宁县N型高效光伏电池生产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在毕节落地。
今年来,毕节加快补齐优化营商环境“软服务”“硬设施”,全力打好要素保障“组合拳”,保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聚焦项目推进中的规划、用地、环评、资金等要素保障环节多方发力,有效保障了上半年新开工98个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坚持“产业为要、项目为王、企业为贵”理念,紧盯在谈重大项目,强化要素保障,推进一批在谈重大项目实现签约;紧盯签约落地项目,实施县级领导包保机制,推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今年上半年,毕节市已建成投产相关重大项目6个。
“项目走到哪,服务就跟到哪。我们会持续优化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健全重大项目‘陪伴式’服务制度,让企业舒心抓生产、安心谋发展。”毕节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吕勇说。
法治护航保发展
5月28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司法局等有关单位深入贵州威宁产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这是毕节推行柔性执法,构建公平公正营商环境的一个剪影。
近年来,毕节市不断创新模式,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模式;推进“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各方面监管平台数据的联通汇聚;率先在全省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建设,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全力营造稳定、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七星关区人民检察院将涉案企业合规工作与“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有机结合,深入开展诉源治理,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自身合规建设;
——织金县创新“员额法官+特邀调解员+支付令”模式,优质高效便捷审理涉企案件;设立涉企“绿色服务窗口”,引导、帮助企业当事人优先选择网上立案、在线调解等办理诉讼服务事项;
——纳雍县聚焦涉企领域诉源治理探索,打造“商人治商”引领诉前多元解纷体系;
——赫章县在县人民法院建立调解中心,下设“律师解纷工作室”“老法官解纷工作室”,为企业提供专业调解服务……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毕节被评为‘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后,底气更足、信心更坚定。”吕勇说,下一步,毕节市将持续完善企业帮扶机制、优化流程、打通堵点,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