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福进 本报记者 李析晁
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近年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充分利用全国生态县的丰富自然资源,加大投资力度,把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拉动“新”经济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农业光伏:点亮“绿”经济
搬运材料、安装光伏架子、铺张光伏板……近日,在紫云自治县火花镇二期农业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各司其职、干劲十足,一派繁忙景象。
“该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我就一直在这里务工,搬运沙子、光伏板、挖桩基等那样都干,在家门口干活赚钱挺不错的。”在火花二期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工地干活的本地村民雷文信如是说。
火花二期农业光伏电站,于2022年开工建设,装机20万千瓦,总投资9.2亿元,目前已并网141兆瓦,完成光伏组件安装169兆瓦,2023年贡献工业增加值2186万元。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可贡献工业增加值增量2000万元以上。
同样,在建的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农业光伏电站项目,装机10万千瓦,总投资4.7亿元,占地面积2600亩。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1.3亿度电,年产值约4700万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燃煤10.8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97万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已有该项目升压站已带电,首批光伏板并网发电。
紫云除了上述两个建设中的农业光伏电站外,已经建成的中核后窑、麻园农业光伏电站,2023年分别完成工业产值5145万元、1715万元,今年的工业产值预计比去年有所增加。
“中核后窑、麻园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和中核火花二期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占地涉及火花镇磨安、洗湾、纳磨、克田、九岭、兴合等村,总占地面积1万余亩。 大力发展农业光伏电站项目,不仅盘活了大量荒山坡,更有效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搭上绿色发展的快车道。”紫云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陈佳兵说,建设农业光伏电站是推进现代能源基础建设的一大举措,建成的农业光伏电站不仅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还让原本光秃秃的荒坡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让观光旅游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如今的紫云,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鳞次栉比,闪耀着“绿色”经济之光。
风力发电:劲吹“洁”能风
位于紫云城北的马鬃岭,山峦连绵数十里,形状如马寨,故而得名。站在这座海拔1681米的高山上,一台台风机整齐排列,蔚为壮观,紫云马鬃岭风电场坐落于此。
马鬃岭风电场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2023年7月建成并网发电,截至今年7月已发电2亿千瓦时(度)的电。
“该风电场项目总投资6.5亿元,装机容量10万千瓦,采用20台单机容量5000千瓦时风力发电机组,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2.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燃煤6.27万吨。”紫云马鬃岭风电场运行值长陈英逸说, 风力发电不仅清洁环保,可再生,基建周期也短,装机灵活,运行成本低。
“装运风机发电机组修建的便道路,为人们到马鬃岭观看日出日落提供了交通方便,助推了本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五峰街道党工委委员黄平说。
“发展风电项目,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也为完善我县新能源产业结构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陈佳兵说,紫云引进的中水公司在火花、庙湾、四大寨、松山等地建设的四个风电场,装机共26万千瓦,总投资15亿元,正在积极做筹备工作,预计今年10月开工建设。以及引进华能公司在猴场坪上建设的风电场,总装机5万千瓦,总投资3.3亿元,也在做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底开工建设。
此外,计划2025年开工建设的华能猫营镇白岩风电场、广东能源猴场一期风电场、中核松山街道风电场、华电火花浪风关和火花兴合风电场等项目正在进行备案核准工作。
可以预见,沟壑纵横、山势陡峭的麻山脊梁上,将呈现风机林立,劲吹绿色发展之风。
储能电站:留住“好风光”
走进猫营镇大河村中核紫云储能电站,山间绿意盎然,一排排形似集装箱的白色粗能电池仓在阳光映照下,显得格外亮眼。
近年来,紫云大力发展农业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站,由于“风电、光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新、波动性等特点,属于不稳定电源。由中核汇能贵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紫云储能电站,是目前全省首座集中式、数字智能化、规模最大的储能电站,坐落在大山中犹如一个巨型“充电宝”。
“今年1月至7月,我县的两个储能电站,通过用电低峰期储电,用电高峰期放电,总计为电网送出7000万度电。”中核紫云储能电站检修员周子涵说,该储能电站2小时可以储满38万度电,可以满足4.7万户居民高峰时段用电需求。
“从农业光伏发电站和马鬃岭风电场储入储能站‘充电宝’的电是0.2元1度,放入电网的电是0.7元1度,通过一储一放,每度电增值0.5元。”陈佳兵说,该储能电站2023年以来,破解了风与光“看天吃饭”的难题,储能电站充分利用农业光伏电站、风电场传来的电能,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让风、光等间歇性、低密度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得到广泛、有效利用,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麻山腹地好风光,绿色发展正当时。随着一批批新能源项目加紧建设,紫云正不断优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