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szb@163.com






2024年05月31日

民族地区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优化分析

□ 谭 鑫 王 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领,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应有贡献。”在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作为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担当作为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民族关系的和谐、社会稳定的维护及经济发展的推进,特别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对于民族地区来说,这一任务更显重要,需要从激励机制角度入手,进一步营造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要求下构建民族地区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理论逻辑,分析民族地区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关键作用,探讨当前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存在的短板及成因,提出优化有效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提升其担当精神,为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构建民族地区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理论逻辑。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角色定位与担当作为。民族地区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政策的执行者,也是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推动者,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担当作为,是指基层干部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主动承担责任、积极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种担当精神不仅体现在对上级政策的贯彻执行上,更体现在对民族地区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上。

在构建民族地区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时,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确保激励机制既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又能够激发基层干部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激励机制的构建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同时,还应结合党的民族政策,确保激励机制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发挥民族地区基层干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关键作用。作为最贴近群众的基层干部,他们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诉求,用真诚和热情做好民族工作,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是民族团结的坚定捍卫者。

基层干部在推动民族地区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也是创新发展的探索者、实践者。结合本地实际,基层干部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改善民生,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基层干部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各族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力量。

当前民族地区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存在的短板及成因。当前,民族地区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缺乏针对性。一方面,物质激励不足;另一方面,精神激励不够。

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激励效果有限。一些基层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民族地区基层干部普遍存在培训教育不足的问题。由于缺乏系统培训和教育,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难以提升工作能力和素质水平,这不仅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成效和担当精神,也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优化有效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完善物质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建立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层干部薪酬体系。同时,完善基层干部晋升渠道和职业发展路径,优化基层干部奖励制度,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担当精神。

强化精神激励机制,关注基层干部成长。建立健全基层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深入挖掘先进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基层干部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激励效果。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基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开透明和民主参与原则,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基层干部的晋升、奖励等方面紧密挂钩,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

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通过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水平。鼓励基层干部积极参与各类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加大培训教育力度,使基层干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需要,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构建有效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对激发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担当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物质激励机制、强化精神激励机制、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及加大培训教育力度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意识和能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民族地区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新模式、新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作者单位分别是中共毕节市委党校;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名师工作室、中共正安县委党校。本文系贵州省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贵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GZQN51)的阶段性成果。】

--> 2024-05-31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43967.html 1 民族地区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优化分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