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szb@163.com






2024年05月31日

文旅融合与创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

□ 马伟华 朱美泽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文旅融合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各部门应积极行动,依托绚丽多姿的文化资源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文旅融合为目标推动旅游资源开发。自然风光是非常优质的旅游资源,游客不仅可以在青山绿水间体验风土人情,还能在赏玩过程中感受文化魅力,从而推动各民族在文化层面的交流与交融。以文旅融合为目标开发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使人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独具特色的刺绣、编织、陶艺等传统技艺,既是值得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需要弘扬的特色文化。以传统技艺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能够使各族群众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糅合“村超”与芦笙舞、侗族琵琶歌等民族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获得省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具有开发潜质的旅游文化资源。例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等传统节日,都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游客可以通过活动体验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在文化体悟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以文旅融合为窗口展现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以文旅融合为窗口展现各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延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传统,能够较好地展现各民族之间美美与共的融洽状态。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见证着跨越时空的族际交往,熔铸了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感,如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使各民族之间联动互通,翻越崇山峻岭的茶马古道充当起西南各民族的沟通桥梁,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至今在各地仍被不断铭记和传颂。放眼当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各族人民浴血奋战与团结奋进的永恒见证;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是各族群众携手奋斗铸就的伟大史诗;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类似这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谱写了中华民族的绚丽篇章。各地政府应依托共同的民族故事,打造文化游览区、建设历史博物馆,记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在寓教于游中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涵。

以文旅融合为抓手促进经济发展。文旅融合让各地得到了快速开发,政府在打造旅游景区的同时完善了当地的基础公共设施,优化了各族群众的居住环境。在此过程中,各民族的物质、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发掘和整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例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依托秀美梯田景观和特色民俗,着力打造旅游亮点,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参观游览,游客和当地居民共享旅游发展的红利。四川省绵阳市积极探索“文旅+民族团结示范项目”的发展模式,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赋能,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繁荣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文旅融合还不断吸引各族群众参与其中,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群众不仅成为景区工作人员,还成为表演人员,向外地游客展现传统民俗文化,既获得了经济收入,又在共同参与相关文化活动中促进族际之间的深度互动。以文旅融合为重要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文旅融合为载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作为重要素材,生产优质的文艺作品和影视作品,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同时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影视作品成为族际之间交流的重要桥梁。例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拍摄以“茶马古道川藏线”为主题的系列短视频,获得超1.8亿次点击播放,加深了各族群众对茶马古道文化的了解,为茶马古道承载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增添了新的传播活力。不少地区还积极利用各大新媒体平台宣传民族歌舞,举办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多方式呈现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以文旅融合为载体,在宣传旅游的同时利用多种方式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使游客在欣赏文艺节目、影视作品的同时,切身感受各民族的文化魅力。

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规划指引下,各地政府部门应以旅游业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和纽带,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真正做到文化互鉴、情感互联,绘就多元共融、和谐并存的新图景。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使文旅融合发展之花遍地开放,在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分别系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开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学生。)

--> 2024-05-31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43964.html 1 文旅融合与创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