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贵州大学成立“富矿精开”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集中力量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攻关,狠抓关键领域突破、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引进,以“有组织科研”为“富矿精开”提供有力支撑。
瞄准主攻方向,加强协同推进。贵州大学围绕省委、省政府“富矿精开”战略,瞄准产业主攻方向,实施校领导领衔推进的相关机制建设,高位推动助力“富矿精开”建设。聚焦“461工程”,各相关学院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搭建了人才团队,筛选了高成熟度科技成果、凝练了成果转化培育项目、建立了工作台账、梳理了技术成果清单,学校通过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的合作,牵头组建了“锰”“磷”“重晶石——萤石”3个贵州省“富矿精开”顶尖人才团队,有计划地开展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以及重大项目推进。
面向产业需求,提供科技支撑。贵州大学通过遴选、论证,组织了20个涉及煤、磷、锰和铝四个主要矿种关于探矿、开采、加工、运输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重点转化项目,在贵州能源集团、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贵州磷化集团等头部企业进行成果推广应用。
夯实学科建设,强化人才引培。近年来,贵州大学以“强工科”为主要抓手和任务目标,现拥有直接服务于“富矿精开”的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环境工程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贵州省全面充实“富矿精开”工科人才力量的主要培养基地。通过加大对“富矿精开”相关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培力度,培育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和学术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加强校地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利用学校在技术、人才和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矿产资源丰富地区政府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面向区域重大科技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对接,根据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从产业需求中凝练科研任务开展重点项目培育,让有组织科研“精准排兵”,让科技成果“精准催生”,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化工作。
2021年,学校根据铜仁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铜仁市就选矿和用矿等方向建立了成果转化合作机制,组织科研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帮助铜仁锰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5月,与六盘水市政府达成合作机制,由政府搭建平台、学校整合资源,共同组织开展面向六盘水地区涉“富矿精开”企业的成果推介和对接工作,促进学校“富矿精开”工作系统化、高效率开展。
(庞爱忠 杨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