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曾入龙 董仕坤
贵阳市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近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作用,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找到切入点,不断夯实创建基础
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以“抓党建、强教育、促创建”为切入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
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施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全方位、无缝隙融入学校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扎实开展“三会一课”。同时,建立由党支部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作为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规划和推进落实。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每学期邀请专家学者对教职工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和培训。
细化工作职责,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地落实的关键之举。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设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工作推进,各部门明确责任分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汇总,不断优化完善“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学校自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以来,目标明确,行动积极,不仅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指导,还经常走出去向先进单位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同时根据最新测评指标,不断拓宽创建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提炼创建成效。”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贵阳市南明区、白云区、云岩区、花溪区、观山湖区、清镇市,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及吉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有关单位(部门)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先后到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观摩学习、交流经验。该校在交流中不断学习、借鉴,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
为不断提升创建质效,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党支部还定期组织各部门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阶段性总结工作推进情况,使得创新举措再深化、宣传氛围再营造、特色亮点再挖掘,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压紧压实创建责任,进一步丰富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内涵。
找准突破口,全面融入创建主题
如何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找准突破口,强化教育辐射,在“融入”二字上下足功夫。
为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融入教材和课堂,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认真推广和使用国家统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融入全学科课堂教学,各教研组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研。结合贵州高考改革,开发实施《中国民俗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理化生学科合作完成项目式学习案例《纪念奢香夫人》。美术学科开展长卷绘画活动,绘制了“56米长卷”和“腾飞的巨龙”等作品,并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向家长宣传,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
在融入主题实践活动方面,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充分利用党日、团日、队课、班会、升旗仪式开展系列教育主题活动,成立“石榴籽艺术团”,在重要节日、纪念日、传统节日,开展富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文艺表演活动。结合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参观访问等形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各族师生心灵,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融入宣传教育阵地和师生考评体系,是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有力抓手。
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在环境建设过程中,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建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长廊、教育墙。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书法作品、宣传手册、班级文化墙等形式,全方位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力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纳入师生综合考评体系,主要体现在教职工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师生过程性量化考核细则等,确保该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评价。
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坚持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基础阵地作用,积极开展“推普周”活动,在全校上下、课堂内外形成“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浓厚氛围。通过各项督促检查和各类比赛活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广泛、深入开展,通过板报、倡议书、国旗下讲话、辩论赛、书法比赛等形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还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八个一’活动,有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到实处。”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该校突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组织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演讲比赛,开展一次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知识竞赛,举办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手抄报比赛,开展一次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班会,举办一次民族团结进步征文比赛,阅读一本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书籍,朗诵一首歌颂民族团结进步的诗歌,讲述一个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找好着力点,纵深推进创建工作
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关心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实际,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主动作为。
围绕教育帮扶,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在省、市、区各有关部门组织协调下,先后到观山湖区、云岩区、开阳县、息烽县多所学校进行物资捐赠和教育结对帮扶,既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又共享了优质教育资源,为推进贵阳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此外,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师生经常走访慰问周边社区困难群众,积极向困难老人和儿童捐款捐物,把温暖送到群众手中。
注重融洽感情,营造良好氛围,是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积极开展认亲结对,该校领导干部、党员教师与各族学生“结对子,认亲戚”,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互助共学,在学校的大家庭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促进家校共育,经常开展“家长开放日”和家长会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还经常组团式家访,全方位关心关爱各族学生。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特色体育有机结合,为该校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凝聚社会共识。
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将继续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