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szb@163.com






2024年05月28日

讲好贵州故事 擦亮文化名片

——第二届民族地区旅游讲解员大赛总决赛侧记

□ 本报记者 杨文静

5月24日,天气晴朗。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芦笙场,第二届民族地区旅游讲解员大赛总决赛正展开精彩比拼,现场氛围热烈。

在比赛开始前,芦笙场民族文化长廊里早已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大家翘首以盼。

“从高山上眺望,山脉起伏真美丽,想起玩耍的地方,我的家乡真美丽……”大赛在贵州省民族歌舞团青年歌唱演员朵久央演唱的歌曲《歌唱我美丽的家乡》中拉开帷幕。

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擦亮多彩贵州文化名片”为核心主题,紧扣“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和“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围绕民族地区人文风景、历史文化、习俗传说等内容,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前更多地停留在概念上,通过这次比赛,加深了理解。”作为此次比赛的一号参赛选手,来自广西民族大学的刘一畅倍感压力,同时也很自豪,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推介自己的家乡。

在经历重写讲解词、背稿后,尽管在大赛现场的表现有些瑕疵,但对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参赛选手申英民来说并不后悔。

比赛前一天,申英民第一次走进西江,就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间烟火所吸引。偶然间,他结识了一位当地的朋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并把他的故事临时写进讲解词。

“其实我完全可以按照之前的讲解词参加比赛,既稳妥又保险。但是我还是忘不了这位朋友的故事,那是一个关于无私奉献、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有温度的故事,很接地气暖人心。”申英民说。

据悉,自今年3月启动“第二届民族地区旅游讲解员大赛”线上征集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并征集到省内外多所高校学生的参赛视频作品186件,经过作品初审、复审和专家评审等环节,评选出6件优秀视频作品和入围线下决赛的30组选手名单。此外,和上一届相比,今年大赛还新增了非成人组组别。

作为全场最小的参赛选手,今年5岁的池汶骏身穿民族服饰,一登场就受到不少关注,并获得了非成人组一等奖。活泼可爱的形象、生动流畅的解说,引得现场观众不由自主地掏出手机拍照,连连称赞。

“来比赛就是想趁这个机会,带孩子锻炼一下,让她感受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池汶骏的母亲胡珺说。

比赛间隙,贵州省民族歌舞团带来的芦笙独奏和歌曲,更是把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

“这届大赛,参赛选手水平高、主题鲜明,从侧面反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逐步深入人心。”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民族学与历史学院院长董强表示。

从“2023民族旅游景点讲解员大赛”到今年“第二届民族地区旅游讲解员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办赛初衷,不仅提升了民族旅游地区讲解员的讲解能力、传播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培养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 2024-05-28 ——第二届民族地区旅游讲解员大赛总决赛侧记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43772.html 1 讲好贵州故事 擦亮文化名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