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szb@163.com






2024年05月24日

从味蕾“感知”万千风味

巡游中的饮食文化展示

青云市集

图/本报特约记者 乔啟明 徐 雁

□ 文/本报记者 曾入龙

连续几年,贵阳入选黑马旅游目的地前十。除了各热门“打卡”地外,贵阳美食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频频“出圈”,俘获了天南海北游客的胃。

日前,在“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周倒计时城市接力(贵阳)活动期间,贵阳推出了多项活动,“吃”作为其中之一,更是丰富多彩。

从贵阳青岩古镇的一条街美食到青云路“青云直上·长桌‘丰’味”长桌宴活动,用味蕾“感知”一座城市的万千滋味。

乐享美好“食光”

华灯初上,行人如织。走进贵阳市青云市集,各式招牌炫彩夺目,各类美食满目琳琅,时有微风徐来,将烟火里的贵阳“送”到行人身边。

烟火里的贵阳,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还需要用嗅觉来发现,更需要味蕾来感受。

有人说,要想留住一个人的心,就要留住这个人的胃。

作为贵州省会的贵阳,深谙此道。

巧借“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周倒计时城市接力(贵阳)活动东风,5月18日,贵阳市在南明区青云路步行街举办“青云直上”系列主题活动,“青云直上·长桌‘丰’味”是其中一个重要单元。

一时之间,青云市集成为各地老饕的“舞林大会”,大家齐聚一堂,议论美食、品尝美食、推介美食,一同感受一个不一样的“烟火贵阳”。

“必须得加折耳根!不放一点折耳根,这个蘸水就没有灵魂!”来自黑龙江省的游客姜智鹏坐在火锅旁,一边大快朵颐地享用麻辣烫,一边向身边的省外游客推荐折耳根,全然忘了自己也是游客。

第一次品尝折耳根时,姜智鹏有些“难以招架”,眉头紧皱得像一块“麻花”。后来,到贵州出差多了,吃得多了,不仅接受了折耳根,而且愈发爱吃折耳根。他说:“到贵州一定得吃折耳根,真是太美味了。”

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的游客何嘉琪是一个“美食爱好者”,每到一处,必到当地美食店铺打卡。前些日子,听说贵州将推出“娱”在贵阳·民族巡游大联欢和民族演艺大联欢两大主题活动,并在青云路布置长桌宴,组织贵州各地特色美食,邀请市民、游客品尝,何嘉琪便坐不住了,加班加点提前完成工作任务后,迅速开启了寻味贵阳之旅。

“苗族服饰太精美了,侗族歌曲太动听了,豆腐圆子、丝娃娃、酸汤鱼太好吃了……在贵阳这几天,既可以感受民族风情,又可以品尝特色美食,真是不虚此行。”何嘉琪如是说。

像姜智鹏、何嘉琪这样寻味贵阳的游客,还有很多。

放眼望去,整个青云市集熙熙攘攘,不少店铺门前排起的长队婉若游龙,大家言笑晏晏,偷得浮生半日闲,乐享贵阳美好“食光”。

据统计,单是5月18日,青云路步行街(青云市集)客流量达8.87万人次,同比增长65.46%;消费金额达172.28万元,同比增长66.58%。由此可以窥见,“食尚之都”贵阳不仅人气爆棚,消费力也愈加旺盛了。

“食力”不容小觑

5月18日,一场绵绵细雨,为贵阳的清晨平添了几分韵味。

早上六七点,贵阳市六广门便排起一支长长的队伍,大家撑伞聊天,不时张望。“很担心还没排到我,糯米饭就卖完了。”一位游客说。

为了吃上六广门毛阿姨糯米饭,不少人早早赶来排队。队伍中,外地游客很多,当地市民也不在少数。“就好这一口,吃了还想吃。”一位贵阳市民笑着坦言。

近年来,不少美食博主经常到六广门打卡,主动宣传推介六广门毛阿姨糯米饭。

“当地人八点过来排队都不一定吃得上,这到底有什么魔力?”5月18日,美食博主“牛牛小颖”在宣传六广门毛阿姨糯米饭的视频中表示,吃了糯米饭后终于理解了,六广门毛阿姨糯米饭和别处的糯米饭团都不一样,它不需要添加太多小菜,不需要加海带丝,不需要加土豆丝,就能做出很好吃的味道,因为它的香是在饭团当中的,不是在配料上。

视频发出后,不少网友纷纷留言,大赞贵阳美食太好吃了。一位网友风趣地说:“知道我一个新疆的,为什么选择在贵州工作了吧?”引发了不少网友跟评互动。

早上的贵阳,“食力”不俗;晚上的贵阳,“食力”更加非凡。

5月18日19时许,青云市集的长桌宴十分醒目,不少游客、市民沉浸在大快朵颐的快乐之中,许多游客争相体验贵州特色“高山流水”。

雷家豆腐圆子、安顺小吃裹卷、清镇吴记热汤丝娃娃、吴姨妈冰粉、何记洋芋粑、花溪牛肉粉……一张长桌宴的菜单,让现场游客、市民赞不绝口,也让大家对“烟火贵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不少美食博主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拍照片、录视频,在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宣传贵州美食。更有部分主播化身为贵州美食代言人,在抖音上直播“青云直上·长桌‘丰’味”活动,一时之间,线上线下,吃的人心满意足,看的人心驰神往。

青云市集一家火锅店老板表示,贵阳开展“娱”在贵阳·民族巡游大联欢活动的消息,还是一位美食主播给她说的。听到这一消息,她便预感火锅店的生意一定会很火爆,因此提前做好了人员安排,所有食材也都提前做了预订,确保活动期间食材新鲜充足、服务热情周到,让游客在贵阳玩得开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

贵阳美食人气持续高涨,离不开众多美食博主的推波助澜,他们在六广门、在青岩古镇、在二七路小吃街……用照片定格贵阳美味,用视频记录贵阳“食光”,用流量壮大贵阳“食力”,为贵阳美食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遇见“食尚之都”

“食尚之都”贵阳,并非浪得虚名。

肠旺面、丝娃娃、豆腐圆子、恋爱豆腐果、牛肉粉……不少游客表示,贵阳的特色美食品种众多,而且有许多美食都是在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就算遇到,也吃不出正宗的贵阳味道。

“我是肠旺面‘发烧友’,2017年毕业旅行时在贵阳吃了第一碗肠旺面,太让人惊艳了,从此爱上了贵阳。”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游客蓝晓梅表示,她每年都会到贵阳几次,每次必吃肠旺面。她还说,一定要吃贵阳的肠旺面,其他地方的肠旺面,虽然味道也不错,但就是没有贵阳的味道惊艳。

行走在贵阳,除了贵阳的本地美食,黔东南的酸汤鱼、黔南的独山酸宴、黔西南的鸡肉汤圆、安顺的小春卷、遵义的豆花面……全省各地的美食,应有尽有。贵阳,俨然是一座“贵州美食博物馆”。

马蜂窝目的地研究院院长孙云蕾表示,贵阳是西南地区隐藏的“美食之都”,也是全贵州美食的聚集之地。

孙云蕾对青云市集青睐有加。她认为,青云市集的成功与贵阳的美食文化息息相关。

青云市集将老城文脉和烟火气一起留存,还将更多生动有趣的品牌引入了老街,美食、娱乐、非遗文创、潮流时尚、网红打卡等多元文化和业态汇聚于此,游客既可以品尝到“贵阳老味道”,也能体验到“潮流新玩法”,真正实现了在地文化与潮流体验的多元碰撞。

“如果说,以前的青云路只是相对单一的夜市,那么现在已经成为贵阳旅游新名片,源源不断地吸引省内外游客前来。”孙云蕾如是说。

据不完全统计,青云市集自开业以来总销售额逾5.8亿元,总客流超过1700万人次,2023年12月31日项目跨年单日客流峰值突破16万人次。

青云市集的迅猛发展,只是贵阳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青岩古镇、二七路小吃街、合群路夜市街、云岩区美食地带(蔡家街、民生路)等等“美食打卡地”,共同壮大了贵阳“食力”,也让烟火中的贵阳更加深入人心。

而贵阳也只是贵州美食文化的“冰山一角”。

“这里是品味独特饮食文化的优选目的地,特色美食酸汤鱼幽香沁人、折耳根奇名远播、肠旺面常吃长旺、羊肉粉汤鲜味美……”5月20日,在“津津有味 多彩黔程——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推广暨招商(天津)推介会”上,贵州省领导邀请大家走进贵州,穿梭在独特而浓厚的人文意境中,来一趟“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发现之旅。

链接:“娱”滋味

糕粑稀饭

原料:大米粉、糯米粉、藕粉(或荸荠粉)、花生仁、瓜子仁、玫瑰糖、白糖、芝麻、冬瓜条等。

糕粑的“粑”不是字面意义的“粑”,“稀饭”也不是人们熟知的“稀饭”。一碗糕粑稀饭看似简单,实则考究,大米粉与糯米饭按比例巧妙融合,上锅蒸熟后就变成一个“饼”状的“糕粑”,再配合荸荠粉或藕粉经热水冲泡后的黏稠状“稀饭”,加上其他坚果佐料,最后搭配点睛之笔的玫瑰糖,快速搅拌后就成了一道美味又好玩的甜品。

丝娃娃

原料:面皮、胡萝卜丝、黄瓜丝、莴笋丝、折耳根(鱼腥草)、海带丝、炸黄豆、脆哨等。

丝娃娃是贵阳常见的传统小吃,顾名思义其名字的由来正是因为其制作过程仿佛是给“婴儿”裹上被子。薄薄的面皮裹上新鲜爽口的蔬菜,再淋上一点“灵魂之汁”红酸汤或胡辣椒蘸水,最后一口咀嚼,那种酸辣爽口的滋味在口中迅速蔓延,刺激着每一个味觉神经,让人欲罢不能。有趣的是丝娃娃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喜欢吃什么就裹什么,自由闲适的做法让每一个体验过这种美食的人都感到非常满足。

铁签烤肉

原料:猪肉、牛肉、折耳根、煳辣椒。

烟熏火燎加上折耳根是大家对于铁签烤肉的第一印象。不同于其他烧烤需要点餐,贵阳的铁签烤肉是烤到什么吃什么,服务员一声声吆喝就是“上菜”的信号。虽然“火大”,却嫩而不焦,虽然环境一般,却味道“感人”。铁签烤肉或许就是贵阳火辣的另一面,它让任何来到贵阳的人都体会到了它独有的热情。

(整理:见习记者 王宇逍)

--> 2024-05-24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43737.html 1 从味蕾“感知”万千风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