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szb@163.com






2024年05月24日

“困”在日常里的她

——读潘虹小说《困鹿》

□ 陈 静

乍读潘虹的《困鹿》(刊于《山花》杂志2024年第1期),似乎平淡寻常,它既没有一波三折、危机四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和针砭时弊的重大主题,她只是以静水流深的方式处理了一个平凡中年女性日常生活里偶然发生的暧昧“日常”故事,却颇有一种撩人心扉的刺挠感,耐人咀嚼。

小说的故事简单,写了已有家室的中年女性鹿宁在同学会再见到学生时期的追求者林齐宇,林齐宇遭遇破产正四处借钱,鹿宁深受胃病折磨,林齐宇为鹿宁介绍治疗胃病的中医,只字不提借钱之事。两人在一来二往的相处中生出暧昧情愫,最后鹿宁主动借钱给林齐宇,银行卡掉落,小说戛然而止。仅此而已,故事可谓平淡琐碎。但作者的注意力似乎并不在故事情节的精心安排、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语言修辞的华丽典雅,而是将笔触伸及至中年女性日常生活里的幽微心理层面,聚焦人物日常生活与浪漫主义之间的裂隙,展现了女性在“奇迹”般的日常和女性化的日常中的心灵运作,让我们看到在双重叠映的日常生活里中年女性极富层次的情感结构,从而构成了作品从平淡中见浓烈、从琐碎中见深沉的艺术特色。

日常生活是由日常的方式和习惯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和单调乏味联系在一起的。女人在结婚后立刻由少女变为中年女性,被充满家庭琐事的女性化日常而吞没,婚姻爱情慢慢有了嚼蜡之感,生活也逐渐索然寡味。小说中的主人公鹿宁与何帆的婚姻家庭生活单调乏味,彼此都已陷入疲乏的状态。然而,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生活的观念将这种状态正常化、一般化,使他们陷入了一种固定程式的平淡生活,就像那碗蟹黄面,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日常生活的惯性反倒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让生活一地鸡毛的两人仍旧维持着表面的光鲜和体面。同时,重复乏味的日常生活也构成了一种危险,日常的世界不断生产着“奇迹”,这个避开了日常性的“奇迹”便是林齐宇。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在身体和情感的节奏中保留了乌托邦式的冲动。鹿宁的日常由于和林齐宇之间险些失去控制的道德伦理而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本已人到中年的鹿宁仿佛回到少女怀春时期,但终究还是克制了冲动没有逾矩。寡淡重复的生活刺激着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的女人,清醒的欲望在日常的萎缩性力量下不断冒现,曲折、复杂的暧昧情绪似乎终结了日常生活的平常无趣,但骨子里却同时受到日常生活反超验力量的牵引,不敢打破日常的稳定与规律。琐碎与“奇迹”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一体两面,琐碎是常态,“奇迹”则是偶然,两者之间的张力造成了日常生活差异性的重复,而终究我们都要掉进日常编织的罗网里。

作者对女性单调琐碎日常生活表象下暗流汹涌的冷静处理,与当下部分人的婚恋观形成一种微妙的抵抗。比起婚外情的书写,作者对中年女性平凡生活情感意绪变化的分寸拿捏,让我们得以窥见婚姻家庭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缝隙。现代的日常浸淫在琐碎充斥、商品广告泛滥的流行文化及消费主义为主流意识的社会里,读潘虹的文字,我能感到一种井然有序、自然生动的生活真实。

■ 陈静,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生。参与多项贵州省教育厅研究课题。

--> 2024-05-24 ——读潘虹小说《困鹿》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43732.html 1 “困”在日常里的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