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szb@163.com






2024年05月24日

把握打造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典范的五个着力点

□ 聂开吉 金昭源

贵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以打造“六个典范”为抓手,其中“打造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典范”是重要内容之一。当前,贵州打造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典范应把握五个着力点。

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亮点

贵州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凝聚了各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具有发展性、引领性。贵州打造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典范,要突出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在此过程中,视野要宽、立意要新、资源要全,呈现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顶层设计上,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相关文化机制,创新人、财、物组合,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新机构的成立,避免人才、资源、资金的分配不均。

打造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典范,要加强党的领导,要在政策、资金、人才上发力。针对地方民族文化馆、民族文化站建设,要把拥有“一技之长”的退休干部、热爱文化事业的乡村教师和乡贤人才等群体,积极纳入“文化站”建设中,提升当地文化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讲好乡村振兴的文化故事、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等,提升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影响力和乡贤的示范带动效应。地方政府应持续挖掘当地人才,鼓励支持其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积极助推贵州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明确价值导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价值导向,一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满足这一需求,就要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与文化遗产,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使各族群众了解和尊重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各族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是助力文化多样化发展。尊重和保护各民族文化特色及其表现形式,鼓励各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形成多元一体的和谐文化格局。三是大力支持文化创新,激发文化创造力,支持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创新发展。四是提供文化服务与设施,建设和完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服务,使各族群众都能方便地享受文化成果。五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将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六是强化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文化合作与交流项目,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学习借鉴优秀文化成果,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七是营造良好文化生态,加强网络空间文化治理,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总之,要有效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激发内生动力,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当前,如何发展好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文化企业、社会团体、相关文化研究机构和高校学者等诸多力量共同参与。要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智力层面、精神层面的动力支撑。要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充分挖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最终实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要充分挖掘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组织文化节庆活动及提供传统技艺培训,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形态。让各族群众参与其中,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旅游方面,可以通过打造民族文化体验村、生态博物馆和主题旅游线路等方式,展示贵州的民族风情和生活方式,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在创新产品与服务方面,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设计,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产品。同时,通过与国内外文化机构、企业合作,引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厘清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文化的市场导向作用

厘清民族文化的发展战略,突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中华文化元素,将文化资源禀赋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各级领导干部要达成共识,主动担当、主动作为,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助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充分发挥文化的市场性导向,积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通过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结合贵州的民族文化特点,创建一系列民族文化品牌。围绕民族文化的核心要素,拓展相关产业链条,形成文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比如,将传统的民族服饰进行现代设计,推广到服装时尚界;将民族音乐融入现代音乐制作,创造新的音乐风格,积极扩大“贵阳路边音乐会”影响力;开发以中华民族故事为主题的动漫、游戏等,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积极强化营销策略,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和渠道,提高贵州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国际展览和交流会,吸引更多的关注量;要建立文化创新平台为文化创意人才提供孵化空间,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将科技融入文化产品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积极优化政策环境,深入落实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版权保护等措施,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文化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明确发展动向,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多彩,开发潜力巨大,打造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典范正当其时。在体育载体方面,贵州充分利用“村超”“村BA”等大型乡村体育赛事和活动作为推广贵州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文化搭台方面,通过文化节庆、艺术表演、博物馆展览等形式,为贵州民族文化搭建展示平台。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吸引游客,还能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开发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创意工艺品、文化衍生品等,通过商业化运作,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提升;在市场推动方面,依托市场机制,调动民间资本和企业家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创新。通过市场需求引导产品和服务供给,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化市场生态;在政策保障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包括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在群众广泛参与方面,鼓励和支持群众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

总之,通过体育载体的活力、文化搭台的魅力、经济唱戏的实力、市场的推动力、政策的保障力及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全力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文旅+”“文娱+”“大型乡村体育赛事+民族文化”等不断产生着更加多元的排列组合,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此外,贵州还需找到更好的发力点和突破点,打造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典范。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本文系2023年度贵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高端智库项目“贵州省打造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典范的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项目批准号:GZMUSK〔2023〕ZK01)阶段性研究成果。】

--> 2024-05-24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43730.html 1 把握打造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典范的五个着力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