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szb@163.com






2024年05月17日

传,生生不息“文脉”

□ 文/本报记者 李林怡

图/本报特约记者 文 方 尹 刚

璀璨的非遗是多彩贵州的绚丽底色,在贵州99项15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音乐“不绝于耳”。

《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苗族古歌、布依族八音坐唱、侗族大歌……千百年来,这些歌声在贵州各族群众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穿过岁月的浪潮,在贵州丛山峻岭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渐渐沉淀为历史长河里的瑰宝。

1

浸染诗意的解答

20世纪80年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文管所收集到一些石碑残片,年代无法辨认,上有与汉字笔画相仿而无法识读的方块文字若干,疑为古代曾使用的“苗文”。此外,在其他苗族聚居区,也有各类“苗文”存在过的痕迹,但都和雷山残碑上的文字一样,早已不为人所用。没有书面历史流传的苗族,通过一代又一代歌师的口传心授、应时而歌。

在贵州流传着一段俗语:“牛死留下角,人死留下歌。”歌里有人们的欢乐和苦痛,歌里有人们的历史,歌里有人们的记忆。

历史上,在贵州生活的苗族、布依族、侗族等世居少数民族没有文字,通过口传心授的歌声讲述历史,传承文化。

婚礼上唱《开亲歌》《换嫁歌》《刻道歌》、丧葬中唱《焚巾曲》《指路经》、农事耕种唱《开耕歌》、鼓藏祭祀唱《鼓藏歌》、说理判案唱《贾理》……从祭祀祖先到节日庆典、从婚丧嫁娶到农事耕作、从世俗管理到人文法典,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是苗家人世世代代创造、祖祖辈辈积累的口传经典,是苗家人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远古的歌声一直引领着苗族群众的生产生活。

民族音乐学家周吉曾言:“汉族的历史是写在纸上的,少数民族的历史是唱在歌里的。”少数民族艺术尤其是各民族传统音乐成了承载和传递族群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

苗族古歌则是承载苗族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为传承这部经典的口传古籍,贵州各民族为之付出了数十年的辛勤努力。

1986年,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在贵阳召开苗、侗、布、彝、水、仡佬六个民族的古籍整理出版发行工作会议,决定将《苗族古歌》等列为第一批重点出版项目;1987年,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编纂的《苗族古歌》,由贵州省民族出版社出版,并列入中国民族古籍行列;2006年,苗族古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族古歌得以焕发新的“生命”。

苗族古歌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衍变和丰富,让一个民族保存了自己的记忆,传承了自己的文化。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这些人类最基本的问题,苗族古歌,都给出了属于自己的浸染诗意的完整解答。

2

南盘江畔的明珠

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则戎镇平寨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布依族勒尤代表性传承人吴天平正手持锯子锯着葫芦,准备制作“八音坐唱”八种乐器之一的葫芦琴。

“一个葫芦切开两半,可以做两把乐器,板面用两年以上的泡桐木,琴把一般用比较硬质的红椿、楸木,竹片用来区分音调,琴弦采用马尾,最后在琴的底部用牛角片固定穿好丝弦上弦。”吴天平介绍,除了歌唱以外,他还是一个制作乐器的好手。

兴义万峰林景区内的布依八音堂墙上展示的以及展柜里陈列的一些乐器,是吴天平一手制作的。

兴义市有“布依八音艺术之乡”的美誉,在马岭河和万峰林都设有布依八音堂。贵州山水贵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韦珍说:“把八音堂放在景区旅游线上,让每一个来到万峰林旅游的游客来到这里,了解布依族的文化,沉浸式体验乐器的制作过程,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及美好的体验。”

在借助文旅融合之外,兴义还通过多种形式传承和发展布依族八音坐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非遗进校园”活动以外,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等学校把“八音坐唱”纳入第二课堂,还开设了相关的课程。

“走近南盘江,先听八音昂。欲知八音底,得问梁秀江。”在南盘江巴结布依寨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布依族八音坐唱代表性传承人梁秀江来说,每一个音符和每一段旋律都是刻进血脉的记忆。

梁秀江也会定期到兴义市万峰林民族小学教学布依族八音坐唱,培养学生们的兴趣。

1992年,布依族八音坐唱《贺喜堂》在意大利国际民间艺术节上精彩亮相,引起轰动。此后,布依族八音坐唱又以它那悠扬悦耳的曲调和沾满泥土气息的表演,在《民族风情录》《托起太阳的人》《朝霞》《云下的日子》《绝地逢生》等影视剧中大展风采,并常年在景区为中外观众演出,获得诸多殊荣。

兴义万峰林景区的布依八音堂内,展示着《贺喜堂》的曲谱。作为布依族婚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布依族八音坐唱在千百年间见证了无数真挚的感情。每逢有游客到访,贵州山水贵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演艺部主管夏刚蓉都会介绍一番《贺喜堂》并唱上两句。一曲《贺喜堂》,唱出了布依族八音坐唱中厚重的历史韵味与细腻的柔情。

3

古梦边缘的天籁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来自黔东南州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幼年学歌,中年唱歌,老年教歌……在侗族,侗族大歌仿佛是刻进血脉的传承,永不停止。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太阳未出歌先起,太阳落坡歌不落;侗家儿女爱唱歌,堆上明月碰云朵;歌声铁笼关不住,世世代代歌成河……”

在小黄村,一个孩子刚生下来就会被编入同龄歌队,从学说话开始就跟母亲学习唱歌,三四岁正式进入歌队唱歌,到五六岁就可以以儿童歌队的名义正式参与社交场合的演唱了。

此后,由儿童歌队进入青年歌队,然后进入老年歌队,一生当中,歌唱如影随形。而作为一个信奉“饭养身、歌养心”的民族,侗家人用歌传情、用歌育人、用歌述史、用歌养性,代代相传。

“侗族大歌包罗万象,是无边无际的海。”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敏文说,上到天文地理,下至农耕知识,都能成为侗族大歌传唱的内容。

在侗族群众眼里,最真挚感人的侗族大歌,不在舞台上,不在追光灯下,而是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侗寨里、鼓楼边。

“寨子隐于青山中,一条小溪穿寨而过,鼓楼巍然挺立。这是黎平三龙侗寨的一个寻常夜,鼓楼里生着火和漫天星光相辉映,劳作了一天的侗族姑娘们满含着内心温婉的情感,化作一曲曲大歌,在鼓楼的中心绕梁,而后散发在侗乡的夜空里。”在侗族人的心中,这大概是侗族大歌最美好的演唱场景。

2003年,黔东南州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签署了协议,共同开展侗族大歌申报第三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工作。期间,侗族大歌的歌声从古梦边缘唱到塞纳河畔,唱到最高的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再到世界多个国家巡演。

从苗族古歌、布依族八音坐唱到侗族大歌,生活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歌唱着各自的“歌曲”。如今,这些承载着民族文化内涵的歌声飘过贵黔大地,在岁月长河中相互交融,共同演奏一曲多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美好乐章。

--> 2024-05-17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43485.html 1 传,生生不息“文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