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szb@163.com






2024年05月10日

贵博换“新衣” 文化有新意

——到贵州省博物馆看三十万年贵州通史

博物馆就像一本“活”字典,观者能沉淀其中,通过视觉、听觉和空间给予了心灵的洗礼,使我们不仅能够拓宽视野,而且思维得到更新,汲取精神力量。

追寻历史 守护文物

近日,“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在贵州省博物馆开展。观众走进博物馆,与馆内珍藏的3500多件(套)文物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每一件藏品,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距今30万年左右,已有古人类活动于贵州这块热土他们谋求生存,探索未知,在适应与挑战中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在第一单元“洞天岁月 星光闪耀——史前时期”,映入眼帘这段介绍,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与历史有了亲密接触,让人置身于文明的长河之中。

这个单元展示距今1万年左右古人类的生产技术革新,如磨制石器、发明陶瓷等,观众被那充满历史感的物件所吸引,尤其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威宁中水遗址出土的陶器,自带神秘感,那是时光赋予陶器的附加值,只需一眼,便让人感悟到时间的秘密。

漫步至第二单元“青铜之光 华夏一脉——先秦时期”,展品之间的空间布置恰到好处,使观众能够流畅地游览每个展区,仿佛进入一个艺术的空间。在馆内的一件件陶器前,不由让人想象着它在古代是如何被匠人精心制作而出,又是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历经风雨与战乱,最终来到博物馆里,与观众产生了这样一种奇妙的缘分。

穿越过时光的隧道,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文明气息的世界。第三单元“郡国并治 多族共融——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如同在历史的画卷上轻轻抚过,这里的空气似乎弥漫着古老的味道,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是时光赋予的韵味。这个单元突出汉代郡县制,还能欣赏到贵州两台“最贵的车”——贵州省博物馆馆藏兴义万屯8号墓出土铜车马(辎车)与黔西南州博物馆馆藏兴仁交乐6号墓出土铜车马(轺车)。两件造型不同、功能各异的铜车马一同亮相,辅以各类青铜车马件,将细致入微、全景式展现汉代贵州车马交通景象。缓缓地走近,仿佛能听到低沉的车轮滚滚声,那是岁月的回响,是历史的低语。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故事的载体,它们见证了古代文明的繁荣与衰败,记录了人类的智慧与情感。

创新发展 数字展现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博物馆开设展览,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次贵州省博物馆运用全新技术、模式和手段来展示文物,数字化的创新模式,为观众所带来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

正如文化学者钱穆先生所说,文化是由其群体内部的精神累积而成。随着观众进入第四单元“兼容并包 因俗而治——隋唐至宋元”,就更能体会到这种精神的凝聚力。这个单元在模拟的遵义土司遗址场景中,探索文化上的兼容并包、五彩缤纷,在馆内就能感受到考古现场的真实感。

第五单元“国之战略 设省而治——明代贵州”,让观众深刻了解到贵州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建省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科举人才辈出。这一单元通过现代科技的运用,展示出的历史文化更加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第六单元“黔境定格 社会开新——清代贵州”,讲述清代大规模改土归流等大事件,引入新品让近代工业萌芽,大汉贵州军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封建制在贵州的终结。还利用场景还原、雕塑、沙盘、多媒体互动、图文展板、3D打印等多种展示手段与展品实物相结合,特别是阳明文化的介绍,做得逼真且清晰。

此外,夜郎文化、土司文化、屯堡文化、沙滩文化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都通过展览“活”了起来,彰显贵州在历史长河中融入华夏核心的发展进程。

以史为鉴 创造转化

最令观众惊喜的是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区,各种别具特色的文创制品让人目不暇接。贵州省博物馆的文创,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方式。从传统工艺到现代设计,每一件文创产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展现了博物馆的创意与品味,也给历史文化赋予了新的活力与魅力。

贵州省博物馆根据贵州文化,融入刺绣、蜡染、竹编等非遗元素进行研发,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既具有文化底蕴又富有创意的产品。这些文创产品,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创新思维的探索,它们让文化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贵州省博物馆之行,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新的文化窗。通过一组组文物、一张张照片、一幕幕场景,带观众从科学研究、考古发现、文物征集、社教活动等不同角度,了解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欣赏这些珍贵文物的同时,也要铭记那些为保护中华文化遗产而付出辛勤努力的前辈们。愿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循着先民的足迹,守正创新,砥砺奋进,贵州必将迈向美好的“黔”景。

链接>>>

“‘泥·火’中的传承——贵州牙舟陶作品展”

展出地点:贵州省民族博物馆4楼C厅

展览时间:2024年4月18日至2024年5月19日

展览以贵州牙舟陶为主题,共展出陈设品、生活用具、儿童玩具、祭祀器皿等作品92件,再现了牙舟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传承发展,全面展现了贵州民间制陶匠人精湛的技艺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富矿精开——贵州锂矿资源展”

展览地点: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一楼序厅

展览时间:2024年3月18日至2024年5月31日

展览共分为“锂是谁”“锂在哪”两部分。从锂的物理属性、锂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贵州锂矿资源概况等方面进行阐释。通过锂矿晶体、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锂矿床勘查柱状图等实物展品,结合精美图片,生动有趣地传播科学知识。

“从徐悲鸿的贵州土纸开始——中国美术新体验作品展”

展览地点:贵州美术馆7号、8号展厅

展览时间:2024年4月26日至2024年5月26日

展览以“格物之验”“物有万象”“通达自在”3个单元向观众直观展示了当代艺术家笔下生动的贵州印象、贵州故事,也饱含着各位画家们对徐悲鸿先生和对贵州传统古法造纸技艺的深厚情谊,彰显了艺术家们共同推动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共同助力非物质遗产振兴的时代担当。

“迹痕与超像”——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展览地点:贵州省文化馆一楼展厅

展览时间:2024年4月19日至2024年6月19日

展览集中展示了省内外7位艺术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创作的86件作品,涵盖油画、综合材料、影像等类别。以当代绘画创作的新形式呈现青年艺术家视角,展示了该群体对艺术创新的思考探索。

--> 2024-05-10 ——到贵州省博物馆看三十万年贵州通史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43287.html 1 贵博换“新衣” 文化有新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