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福进 本报记者 李析晁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四大寨乡森林覆盖率达71%,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该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以“生态建设、特色产业、宜居乡村”为抓手,因地制宜谋发展,城乡面貌极具特色,产业发展突出特色优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足的美丽新农村。
改善人居环境
扮靓美丽宜居家园
今年以来,四大寨乡持续开展创建宜居乡村整治环境卫生集中行动,由该乡各班子成员组织干部职工、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中小学生等开展常态化的卫生大扫除活动。
11月14日,四大寨乡组织全乡干部职工及上百名学生,对马鞍营集镇街上道路、集贸市场、活动场所、街角等地进行全面清理清扫,让集镇更干净、更整洁、更靓丽。
“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对乡村环境卫生死角、河道沟渠进行彻底清理,以示范带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携手共创美丽家园。”四大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明说,在河道清理过程中,四大寨乡围绕“改善水域环境、提高水体质量、实现河道水清”这一目标,采用割草机、夹子、竹竿等工具,常态化对辖区河道河堤里的生活垃圾、杂草、漂浮物等进行清理清运,确保河道及河堤洁净流畅。同时,通过加大宣传和落实监管责任等方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杜绝污染现象发生,努力打造整洁优美的水域生态环境。
今年,四大寨乡各村党员干部带头做示范,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对村内公共区域、公路干道进行全面清理,党员以身作则,积极引导群众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逐渐形成群众自觉维护村内环境卫生,共同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大寨乡落城村在创建宜居乡村工作中,坚持党支部书记负总责,实行支书管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管院户,实施全民参与,层层抓落实,监督管理到位,扎实推进全村宜居乡村创建工作。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倡导礼貌新风,培育全村讲卫生、爱美化的浓郁氛围,不断提升广大干群清洁卫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精心组织、强化引领。该村将宜居乡村创建工作列入村级事务的重要工作,成立宜居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支书、主任亲自抓的工作模式,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统一组织,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落实职责,实行村干部包片、党员组长包院落户,将职责层层分解。同时,村两委将不定期组织志愿者、党员、保洁员对环境卫生做大扫除,净化村环境卫生。
赵明表示,四大寨乡将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引导群众养成爱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以及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扮靓美丽宜居家园。
实施农文旅融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进四大寨乡噜嘎村,民房整齐划一,庭院清新整洁、惬意悠然;荷池栈道、凉亭美景;花卉绿木、农庄喜迎宾客…… 一幅幅秀美活力的田园新景扑面而来。
“噜嘎村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民族村寨,每到农闲时节,村里的妇女们就利用青麻纺线、织布,用蓝靛膏染布、裁剪缝制衣服。”噜嘎村党支部书记吴培海说,噜嘎村民族文化底蕴浓厚,村内的噜嘎水库风光旖旎,水库周边郁郁葱葱,树木四季不同的颜色在水中形成七彩倒影,常常吸引游客前来赏景游玩。
“噜嘎村依托自然生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产养殖、林下蜂、‘藕+鱼’立体农业、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打造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四大寨乡党委书记谢端治说,噜嘎村文化底蕴浓厚,全村总人口650人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上班的人员近百人,该村实现产业、就业、学历等“三业”大提升,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四大寨乡有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全乡16个行政村中,纳容、落城、噜嘎、牛场等村人口以布依族为主,其余12个行政村山高坡陡,居住人口以苗族为主,全乡总人口25947人,其中苗族人口21017人占比81%,苗族妇女从小喜爱刺绣,在喜档村建起了苗岭山花刺绣加工车间,加工生产的刺绣服饰成为客人们喜爱的旅游商品。为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苗岭山花刺绣加工车间负责人吴光琼还把苗岭山花刺绣加工拓展到紫云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城东、城南社区,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同时,四大寨乡还是一片红色沃土,1935年4月,中央红军从纳容村入境该乡,在落城村落城大寨留宿一夜后,经过牛场村九道拐,过马鞍营、关口寨至缴卜去播东。期间,留下了一个个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情故事,至今留存在关口村的红军四方井就是最好的见证。
“四大寨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挖掘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产业,种植户获得丰厚利润的同时,为观光赏景、采摘体验等乡村旅游提供了产业基础,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线路、观光赏景线路、精品水果采摘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谢端治表示。
壮大特色产业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在落城村杂交油菜示范种植点,村民在打窝、栽苗、浇水等忙碌地栽种杂交油菜。
“今年秋季,四大寨乡种植油菜10000亩,其中,利用坝区土地资源栽种杂交油菜5000亩,利用坡耕地以播撒方式种植本地油菜5000亩。”四大寨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杨再荣说,今年种植油菜的坝区土地,明年春季全部栽插水稻,以“水稻+油菜”轮作方式狠抓粮油生产工作。
走进喜凯村脐橙园,种植户王小芬哼着山歌采摘脐橙:“脐橙又迎丰收年,感恩党把道路修进了果园,方便运销果果好赚钱,幸福日子绵延”。
“今年脐橙挂果较好,按现在每斤3至5元的市场价格,我家种植的30亩脐橙可卖8万余元。”王小芬如是说。
喜凯村坡耕地丰富,光照较好,种植的脐橙、李子清甜可口,很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全村脐橙3000亩、蜂糖李1800亩、冰脆李2500亩,该村是名副其实的“水果村”,全村148户人家因种植精品水果而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四大寨乡不断扩大精品水果种植面积,全乡脐橙、蜂糖李、冰脆李、柑橘等精品水果种植面积2万多亩,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每到水果丰收季进村收购水果的客商络绎不绝,促进种植户持续稳定增收致富。”谢端治说,该乡还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的蜜源条件,大力发展林下蜂,全乡现有64个林下蜂养殖点,养殖林下蜂5800箱,2022年共采收蜂蜜11500斤,按照每斤130元估值,产值149.5万元。
在噜嘎村清水鲈鱼养殖场,40个养殖池里养殖着大小不一的鲈鱼,据了解,今年以来,已陆续销售2.34万斤鲈鱼,营收35.15万元。
谢端治说,在产业发展道路上,结合该乡海拔落差大的特点,在低热河谷地带的纳容、落城、噜嘎等村以种植粮食和蔬菜为主;在光照较好的缴卜、茅草、喜档、喜凯等村,以发展蜂糖李、冰脆李、脐橙、葡萄等精品水果为主;在高海拔地带的新寨、高坪、关口、冗厂等村,依托较好的生态条件,发展石斛、独角莲等中药材为主,形成三个特色产业带,促进产业兴旺百姓增收致富。
在落城村坝区,绿油油的油菜长势喜人,该乡政府工作员王仕德掐起一把油菜苔微笑着说道:“再过一周,就可以掐油菜苔卖了”。
“油菜掐菜苔卖后,不仅不影响油菜籽的产量,还会让油菜籽增产。”王仕德说,一根油菜掐菜苔卖后,可长出多根菜芽,多根菜芽开花结的油菜籽,不会比一根油菜开花结的油菜籽少。
入季以来,四大寨乡狠抓粮油生产,大力推行“粮油轮作”,全乡以育苗移栽方式共种植优质油菜1000亩。既收菜籽,又收菜苔,油菜“一菜两用”高效益,助农持续增收致富。
“今年,四大寨乡在抓好粮油生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林下蜂、清水鲈鱼、精品水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让尝到甜头的农户带动其他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以此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谢端治说,形成坡上有花有果、林下有蜂有药材、水中有鱼虾、田里种粮种菜的产业化发展态势。结合宜居乡村建设、农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七彩四大寨,富裕新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