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平
近日,经过县级自查、州级初验、省级验收和省级复核,黄平县顺利通过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验收。
截至目前,黄平县新改扩建农村公路1035.887公里,新建677.2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2323.057公里。全县纳入管段养护的国省道及农村公路总里程为2492.387公里,其中县道(含新增省道)508.769公里,乡道466.124公里,村道841.293公里,通组硬化路676.201公里,累计建设美丽农村路584.141公里。目前全县拥有农村客运车辆259辆,开通农村客运班线38条,拥有城乡公交车辆25辆,开通到乡镇路线4条,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建成二级客运站1个(在建2个),农村客运站11个,招呼站162个。
(潘胜天)
■ 岑 巩
近年来,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祝坝村立足当地气候、海拔、土壤等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振兴”为主动脉,全村形成了坝区制种、山上种茶、林下种药的立体化、多元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今年,该村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发展杂交水稻制种1180亩,400余户群众共获得土地租金59万元,实现劳务收入95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47200元。截至目前,全村建成油茶基地1750亩,黄精苗圃基地100亩,林下黄精基地1000亩,村里还积极发展烤烟、辣椒、吊瓜、生态鱼、生猪等种养殖业,今年上半年,产业项目解决本村及周边群众就业累计2万人次,劳务增收200余万元。
(周 燕 陈 昆)
■ 天 柱
近年来,天柱县凤城街道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自种养”的建设思路,积极打造万亩特色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和中药材基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坝区种植油菜5200亩、蔬菜4200亩、羊肚菌252亩、中药材320亩、稻田冬季鱼虾等其他1963亩,带动当地村民就业2000余人次。
(龙本英)
■ 剑 河
近年来,剑河县太拥镇白道村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引领作用,鼓励基层组织、致富能人带头成立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着力打造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截至目前,白道村合作社发展天南星、黄精、天麻、淫羊藿等道地药材3000余亩,共同探索出一条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方获利的多赢发展模式。
(唐洪香)
■ 台 江
近年来,台江县通过小手拉大手“保护古树名木·守护绿水青山”的形式,动员全社会参与保护古树名木“1+1”项目活动,从而为古树名木创造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目前,全县共挂牌保护古树名木2000余棵。共青团台江县委联合县林业局建立保护古树名木“1+1”台账,组织“小树长”、护林员对本辖区内的古树进行巡林保护20余次,志愿者参与保护古树名木1200余人次。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已有5000余名少先队员参与到保护古树名木活动中。
(张玉兰)
■ 丹 寨
今年以来,丹寨县进一步完善培训就业体系建设,坚持“按需培训、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的工作思路,让搬迁群众学到一技之长,促进稳定就业,打造群众就业“金饭碗”,汇聚搬迁社区“致富泉”。
截至目前,该县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期,涉及电工、焊工、手工艺制作等项内容,累计培训1600余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1280人次,就业率达80%。
(吴青峻 李光林 杨永婕)
■ 麻 江
近年来,麻江县始终把拎稳群众“菜篮子”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聚焦优势产业、优势单品、优势区域,突出产品商品化、经营主体化、产销一体化,进一步做实商品蔬菜生产,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全县已落实蔬菜种植面积14.48万亩,完成50亩以上示范基地66个。其中,坝芒布依族乡蔬菜核心基地扩展近4000亩,每天用工人数在200人上下,一年发放务工工资400余万元。
(杨光红 刘 勇 韦 诚)
■ 三 穗
今年来,三穗县长吉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和增收致富的氛围,为助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截至目前,该镇共开展各类农技培训10余场 ,覆盖群众900余人次。
(田达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