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六盘水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该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迎来“黄金十年”,高速公路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与周边市州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接,构建了北上成渝进长江、南下广西入北海、东进湖南到华中、西出云南达东南亚的交通运输大动脉,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六盘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六盘水市抢抓全省高速公路三年会战、新时代高速公路建设五年决战等重大机遇,目前该市“三横一纵一环线”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已全面形成,缩短了时空距离,实现了从“沟壑纵横”到“高速平原”的精彩蝶变,“四省立交桥”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骨架网络四通八达。2012年以来,该市共建成8条高速公路,2015年成为全省第二个“县县通高速”的市州,平均每年开工一条、建成一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从1条增加到9条,对外通道从2个增加到8个,通车里程从67公里增加到468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4.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争取支持成效显著。通过不断努力,该市先后争取纳晴、都香高速公路进入国家高速公路网,争取横向大通道安盘高速公路纳入沪昆高速扩容复线,新增纵向大通道玉普高速公路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同时,争取六安高速与纳晴高速捆绑实施,安盘高速捆绑实施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项目3个,免除地方政府筹资压力。
建设成果亮点突出。盘兴高速公路成为全国绿色低碳示范公路,并作为贵州省第一条绿色低碳示范高速公路。在建的纳晴高速10公里范围内有两座世界级大桥(六枝特大桥和乌蒙山特大桥),两座特大桥的实施将成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代表作。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该市交通系统按照“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建成纳晴、六安高速公路,力争建成安盘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40公里,争取早日启动玉普高速公路建设,继续推进盘州至宣威、兴仁经盘州至麒麟高速公路纳入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为建设幸福六盘水提供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本报记者 王瑞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