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六盘水市集中供热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自2012年起启动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建成3座热源,敷设主、次供热管网74.55公里,建设管网覆盖面积达566.72万平方米,12万余居民用上了暖气。
六盘水市地处云贵高原,市中心城区平均海拔1815米,冬季相对湿度大、气温低,近10年最低气温为-6.5℃,-3℃~-6.5℃的天数近50天,平均相对湿度85%~95%,湿冷天气较长,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区域集中供暖需求强烈。对此,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2012年启动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工程。
自2018年起,连续四年将集中供热列入本市“十件民生实事”。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市中心城区已建成凤凰山过渡热源厂、水钢余热利用热源、高中教育城热源共3座热源,敷设主、次供热管网74.55公里,换热站52座,区域燃气锅炉房39座。该市热力公司与房开企业、企事业单位等签订的集中供热签约面积累计已达800万平方米,现建设的管网覆盖面积达566.72万平方米,惠及12万余人,涉及24个小区、18家公建单位、37所学校。
今年以来,该市已累计建成四代凤凰一期、嘉和逸园三期一组团、华飞新苑、桃源居等10个小区供热项目,供热覆盖面积共计83.71万平方米,超额完成2022年年度目标任务。同时,该市积极探索既有小区集中供热改造项目,华飞新苑已完成集中供热改造,今年已开始供热;加快市中心城区管网布局,扩大供热覆盖范围,先后完成青峰路段(凤凰大道与青峰路交接处至碧云路天人世纪城项目)集中供热管道建设,保障华飞星苑、世纪华庭等项目小区居民供热;完成了凉都大道东段(市一中至老殡仪馆)供热主干管道、山语城A、B区支线管道及公园道1号支线管道建设,将水钢余热输送范围拓展到六盘水高新区。
据介绍,六盘水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热源为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一步,该市鼓励供热经营单位加强与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对接,进一步挖掘水钢余热利用潜力,鼓励供热经营单位充分论证各区域污水处理厂余热、太阳能、地下水、土壤源、空气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可利用情况,减少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将“双碳目标”和打造“绿色循环供暖模式”的工作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该市将争取纳入南方供热试点城市,开展小区集中供热改造工作,进一步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在集中供暖期间,该市开通24小时畅通的客服热线电话(0858-8977582),多措并举提升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时刻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努力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新增集中供热覆盖面积600万平方米以上,市中心城区学校集中供热覆盖率达50%以上,新建商住用房全部实现集中供热,逐步推进现有商住用房安装集中供热设施”的既定目标,切实保障市民温暖过冬、舒心过冬。(本报记者 郭灵莉)